保研派
保研派 保研派
首页 / 保研资讯 / 保研讯息 / 保研是一场不公平的竞...
保研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保研派
2024/08/06
保研派
296
保研派

在当前保研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种多元化的竞争策略层出不穷,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保研公平性的广泛讨论。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即使高考成绩优异,保研的机会也可能不如他人;有些人则是整天忙着参加各种项目,动动嘴皮子就能轻松加分,让那些埋头苦读的同学们感到十分无奈;还有些同学来自双非学校,尽管成绩再好,也难免会遭遇到一些偏见和不公。



在这场看似不公平的竞争中,有的学生凭借独特的策略和机遇轻轻松松就拿到了保研名额,有人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那么,对于广大普通保研er来说,如何才能突破自我,实现逆袭呢?





1


保研的“不公平”都体现在哪里?




名额分配的“不公平”



顶级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在推免名额的分配上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前者的推免比例动辄超过一半,而后者却可能低至个位数。这无疑剥夺了许多普通高校学子的公平竞争机会,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失衡。一般来说,名校的保研率较高,而一些普通高校的保研率可能较低。比如2023年,根据官方数据,浙江大学共有6318名本科毕业生,其中,获得保研推免资格的有2416人,保研推免率达到了33.97%,而一些双非院校,如河北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6873人,保研名额总计593名,保研率为8.63%,可以看出各个院校之间因为水平层次的差异,保研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院校背景的“不公平”



对于许多来自双非院校的学生来说,保研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由于本科背景的限制,他们在申请保研时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歧视。这些学生在学术上付出了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保研的道路上,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科研能力却常常被忽视或低估。相比之下,一些211和985高校的学生在保研申请中则显得更加轻松。尽管他们的学术表现并不一定比双非院校的学生更加突出,但由于母校的光环效应,他们更容易获得保研的机会。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年 “外语菁英夏令营”招生简章中就明确指出申请者需要时是双一流高校的学生。




资源获取上的“不公平”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的家庭背景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信息,使得他们能够轻松地获取到保研所需的各类资料。无论是导师的推荐、优质的实习机会,还是其他有助于提升个人竞争力的资源,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内获悉并抓住。这种优势不仅让他们在保研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成功的概率。



但是,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保研的道路则充满了荆棘和坎坷。他们来自普通家庭,没有强大的社会背景和关系网作为支撑。尽管他们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往往错过了许多宝贵的机会。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获取导师的推荐,也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种资源的匮乏和信息的不对称,让他们在保研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1


保研真的不公平吗?




从制度上来看,保研制度确实体现了相对公平的原则。它主要依据高校的学科实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名额分配。这意味着,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有机会获得保研名额,而学生们则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这一宝贵的机会。同时,国家也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建设的要求,对某些专业或地区进行适当的倾斜,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高校在推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差异性,导致了一些人为因素和可操作空间的存在。这使得保研考核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比如论文挂名、水项目等行为难以监管,以及推免名额和细则的变动等。这些因素都给保研er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否定保研制度的公平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保研制度仍然是一种相对公正的选拔机制,它为更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提供了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而且,只要我们遵守规则,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就有可能成功保研名校。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保研制度存在的问题,既要反对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也要学会在规则范围内整合资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1


普通保研er如何逆天改命,成功上岸?




明确自我定位




保研er应尽快明确自己的保研目标,包括是否跨校、选择专硕还是学硕、目标院校的层次等,并详细了解各高校的录取标准和历年推免政策。例如,可以研究本校各类活动的加分项目,找出分值最高且相对容易获奖的比赛,集中精力攻克,从而为自己积累更多优势。


发挥个人优势




保研er应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以弥补背景上的不足。例如,来自双非院校的保研er虽然可能面临一定偏见,但一些高校已开始注重多元评价,如提供科研成果可放宽院校要求等。因此,通过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充实的科研经历,保研er完全有机会扭转局势,成功获得理想的保研机会。


充分拓展人脉资源




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保研er而言,积极拓展人脉资源尤为关键。保研er们可以努力向上社交,比如可以和频繁接触的任课老师打好关系,他们不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对学术赛事、最新科研动态以及论文发表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保研er能够巧妙运用这些资源,无疑会在保研之路上获得巨大助力。此外,辅导员也是一宝贵的资源,他们对学校的招生政策、历年保研情况等了如指掌。保研er在面临关于保研名额、推免细则等困惑时,不妨多向辅导员请教,同时也可以主动向辅导员透露自己的保研意愿和详细规划,以便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挖掘小众赛道




在保研过程中,一般同学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之下,位于西北、东北地区的高校可能会因为地域因素而被一些保研er排除在外。这些地区的高校虽然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很高,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可能会被一些保研er视为欠佳的选择,相对来说录取门槛较低,大家可以主动关注,积极投递。


派派说 



总而言之,保研并非一场绝对公平的竞争,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也要认识到其相对公平的一面。保研er要不断提升自己,积极面对挑战,才能更好地在这场竞争中逆天改命,脱颖而出。




保研派
保研派
保研派
保研派
分享到QQ
保研派
分享到微信
保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