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 本科背景:某末流985 本科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 专业排名:7/54 四六级:均无 科研竞赛: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学院甲等奖学金、戴森国际设计大赛中国区总冠军、墨尔本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中国赛区一等奖、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一等奖、“青春创客”活动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等 预推免: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 最终去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保研历程 我对于所学专业从小就比较喜欢,所以大部分课程学起来没有很吃力,但大一排名一直处于十几名左右。专业保研名额大约七到八个,怎么算也轮不到自己,可就恰巧十几名的成绩又是有点希望拿到保研资格入场券的,于是在大二上起自己就尽量做到学好每门课程。 那段时间通过咨询保研成功同学院的学长学姐,了解到了学院保研加分细则,对于处于保研边上的同学来说,有能额外加分的项目实在是太重要了,说不定能加上分排名前进一些。 于是自己根据加分细则查漏补缺,在大二加入了创业项目团队,同时也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比赛。 “ 在这里想强调一点的是加入一个优质的创新团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旦加入,就要花至少一到两个学期完善它,所以前期要多了解这个团队是做什么的,团队项目成员有没有凝聚力,大家的目标是否明确且一致呢? 当时运气比较好,大二下的一学期专业成绩拿到了第一,将整体成绩拉在了第十左右,更坚定自己要保研的决心了。 大三上期末,作为校级唯一本科生代表参加的“文化论坛”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其实在保研面试阶段很容易吸引到老师与你进行交流。 大三下学期很特殊,刚好碰上了疫情,我们所有学生转为线上课程,这个节点心里是忐忑的,不知道线上课程老师打分细则会不会有所变化,创新创业比赛延期到何时呢?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会不会取消?这些都成为了当时的困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了“保研派”公众号,加了学姐联系方式之后才发现像我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在少数,当时已是大三下学期了,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文书资料、不同字数的自我介绍、简历、专业知识积累等,于是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保研派的学长学姐们获得信息准确快捷,根据我的身情况定制了最适合我的保研方案。 在大三暑假期间因为所学专业基本没有合适的夏令营,于是我将目标锁定在继续完善自身专业课知识,准备九推以及参加比赛上。幸运的是互联网加省赛九月初结束,意味着保研之前能比完,如果成绩不错就能加分。 之后的九月在比赛的同时收集各类证书,提前准备好复印件,联系导师写推荐信,修改提前准备好的文书资料。 “ 这个时间段许多学校出了推免通知,收集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我们有排名很靠前的同学因为错过了其他学校报名时间而错失外保的机会。 自己经过一次次的面试练习,最终顺利拿到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的offer。 保研建议 NO.1 提前准备 保研不仅要准备资料文件,更需要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框架、提升英语能力,有论文、比赛的需要尽早准备起来,哪怕觉得自己在保研边缘也不要放弃,不打无准备的仗,说不定最后能圆自己保研的梦想。 NO.2 信息的重要性 每个学校的报名时间都是不同的,有的学校报名时间几个月,有的学校却只有几天,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得知,就算是想报名,资料短时间内准备不齐也会力不从心的。 NO.3 人脉的重要性 有许多学校需要自己所在学校教授或副教授的推荐信,所以提前与自己比较熟悉的老师沟通好是有必要的,学校里有一些保研成功的学长学姐经验也会使自己少走弯路,让自己的保研效率大大提升。 NO.4 自我状态 保研是一场长时间的“拉锯战”,尤其是成绩在边缘的同学时不时心理状态会有波动,这是很正常的,那就拿出饱满的热情,对自我抱有信心,时刻朝着目标奋斗,为自己的青春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请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相信大家终将收获令自己志得意满的结果!请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更多信息,请私聊我,进群(微信号:aiyujiejie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