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派
保研派 保研派
首页 / 保研资讯 / 经验贴 / 保研经验 | 双非学...
保研经验 | 双非学姐认准一所院校,精准打击!上岸985梦校!
保研派
2022/02/09
保研派
412
保研派

0元海报横版.jpg

个人情况

本科:双非一本学校

专业:法学

成绩排名:绩点1/225 综合1/225

四六级情况:四级586 六级495

论文情况:省级期刊1篇一作、1篇二作

获奖情况: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证、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汉译英组别二等奖、四川省“互联网+”大赛省赛铜奖。


所获offer:四川大学

最终去向:四川大学

图片


保研准备


我保研的想法植根于大一,当时军训时辅导员跟我们谈话时提到的我们毕业后可能的去向,我才发现我除了考研原来还有保研这条路可以走。


现在考研压力一年比一年增加,保研相对于考研来说是一条风险稍低并且可以拉长线准备的一条路,在准备各种加分项过程中,我们最终收获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录取offer,更多还有我们能力、知识水平的提升。


所以,保研这条路越早开始越好,并不是说材料的准备工作这些,而是学习成绩、竞赛科研等各方面尽早攒够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在轮到自己这一届保研时有足够的底气。


从大二暑假开始,我就已经逐渐在生活和学习中关注保研的各种零星信息,包括我们学校的保研条件、本校的学长学姐保研到了哪个学校、保研的时间线等等。


到了大三下学期,我对于保研政策以及想要去的学校便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框架和思路。我们学校的保研政策在上一届保研时就进行了改革,在绩点占比上进行了较大提升,直接提到了85%,其次便是综测和全面发展能力,共计占比15%,全面发展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加分项”,改革之后难度加大,可以加分的竞赛范围非常少,只有国赛及以上奖项才可以加分,并且范围限制了“互联网+”、挑战杯、服务外包等创新创业类以及法学类的模拟法庭等(英语竞赛都加不了),论文一般的普刊也加不了,只有一作且C刊或者核心才可以,此外就是可加分数很少的服兵役、国家级或国际级志愿者等。


我们学校法学专业的保研名额有7个,竞争压力相对于只有一两个名额的专业要小一些,改革之后的保研政策只要保持自己的绩点和综测不掉前五基本就稳上,就算没有加分也可以。


我个人就是纯靠自己的绩点和综测,加分项只加了个3分的志愿服务,最后推免总成绩还是第一。


所以尤其要重视自己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绩点综测的提升。我的综测在前两年其实并不高,感觉自己参加了很多活动和竞赛,最后加出来的分却始终不如人意,白白浪费了很多加分项,后来仔细研究综测加分的规则,对自己的活动证明和奖状等都及时分类整理并备份保存到电脑上,才做到了物尽其用,成功在最后一年反超。所以有和我一样烦恼的伙伴,不妨多多研究一下学院的综测加分政策以及好好整理自己的各项证书证明,最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绩点占比重只是我们自己学院的政策特点,并不代表我们就只需要埋头苦读,而不重视加分项。


在保研过程中,虽然拿到本校推免资格很重要,但如果我们想要冲自己心仪的学校,就得努力攒这些加分项,这是给目标院校的第一印象,就算这些加分项最后都没有实际在自己的推免成绩上加分也不可忽视。如果我们连简历都写不满,上面空有绩点和综测,这让招生老师如何选择。


保研时间线


5、6、7月——夏令营;

8、9月预推免;

9月本校拿推免资格;

9月28推免系统开放,有offer的接受录取,没有offer的可以继续在系统上参加九推;

10月中旬系统关闭,保研结束。


院校选择


在院校选择上,我属于“精准打击”类型,我是四川本地人,选择学校并不想离家太远,所以我的选择范围只在四川、重庆、陕西几个省份,最想去的学校便是四川大学,一来是我在四川地区发展的最好选择,二来对四川大学有一种特殊的憧憬与期待。


川渝地区法学院排名比较靠前的就是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陕西我考虑的就是西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可以说是很多法学学子都想去的地方,但我自己更想去一个综合性的学校,这样更能体会不同专业和法学学科碰撞的新鲜和喜悦,并且听说西南政法面试的复试成绩出的很晚,可能最后会出现在系统开放后放弃其他已得的offer而去等它的复试成绩(能不能上还不一定),风险很大,所以西政在我的心仪选择排名中比较靠后。


在选择时,有选择恐惧症的同学可以把自己想去的学校列在一个表格里,然后对每个学校进行评估,比如学科评估等级、省份、是否双一流、985、211等,综合各项指标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列出中高低档,或者心仪的顺序。


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方面,我建议去搜索自己心仪院校的官网,看它去年夏令营或者预推免需要准备的材料,然后提前按学校分文件夹逐项进行准备。每一类文书我都准备了详版和简版两份,大致分为自我介绍(英文+中文)、导师联系信、word简历、面试PPT。


各项证明材料的扫描推荐“扫描全能王”,真的很好用,我是把各项证书、奖状等在扫描全能王里列一个文件夹,又把学校里盖章后的申请表、成绩证明等等放在一个文件夹,这样把所需材料都放在扫描全能王里,既可以随时翻找,还可以直接打包转成PDF导出。


文书撰写方面,我个人是从学习成绩、荣誉奖励、科研经历、社会实践、技能证书方面入手,先写的word简历,这样在写之后的其他文书时,便能从word简历里面一目了然地找到写作思路。


自我介绍中可以向老师表述一下自己对目标院校的印象,为什么选这个学校,或者谈谈自己对本专业的社会属性定位,字数大概在1500字左右。


导师联系信可以不用过于冗长,邮件尽量在1000字以内,将重点表述出来即可,详细部分可以用附件形式附在邮件里。


PPT我当时差点忘记准备这个,因此很仓促,最后也没有用上,所以没有什么发言权。


专业课准备


尽早开始复习。我是个不聪明的女生,刚开始进行大学课程学习时很吃力,法学课本晦涩的语言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样,所以我从大一开始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就很下功夫,别人可能期末考试前一周复习,我会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左右着手,别人复习一两遍就OK,我会把书翻很多遍。提早复习会让我们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不那么吃力,也不用孤注一掷地去拼成绩,虽然不会让我们每一次都成绩第一,但至少可以把成绩保持在一个较好的位置,保研是看前六学期的成绩,而不是单看某一学期的,有时候只要我们稳住便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真的有用,我的笔记分为零散的句子和整块的拓展知识点,对于一些零散的补充,一般我会直接记在书上,而对于这种大块大块的补充则会专门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在书上相应位置进行标注(如笔记本的页码或者知识点的编号,我给每一个知识点都按顺序1234进行了编号)


其次,平时的学术讲座也最好记一下笔记,像我们这种线下的法学学术讲座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可以去网上关注人大重阳、北大法宝学堂等名校的学术讲座资源,另外还有一些高质量的法学竞赛咨询和人文社科的讲座信息。


听不懂的课程学会自力更生。大学这么多门,总会遇到自己听不懂的、理解不了的,或者老师讲解不是很透彻的,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去自力更生,到图书馆借书恶补,网上查找网课进行学习,天资不够、蛮力来凑。


图片


科研和竞赛准备


我的竞赛经历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大三的主要精力在于一些科研项目。就竞赛而言,想要拿奖项,就得多多参加,只有参加才会有机会。学会抛开腼腆的你,去尝试各种竞赛,但凡沾上边可以一试的,不管是院级、校级还是省级都去试试,大一大二虽然课程较多,但却是参加竞赛的黄金期,大三时可能由于操心其他的事情反而耽误。


就科研来说,我的组织能力不强,一般都是跟着朋友一起做而没有担任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耐心,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某一个问题,写结项论文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学术锻炼,对于科研项目本科不必要求多,但有那么一两个是亮点。遇到不懂的一是问,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查资料去琢磨,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懂地去问,会出现问不到点子上的情况。


情绪调整


在大三下学期的保研关键节点,其实我情绪上出现了很大问题,迷茫、浮躁,仿佛我的目标和梦想就在眼前,我却无力抬手去抓住它,一颗心始终悬着,担心自己这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考砸从而影响整个绩点排名,担心自己只是在本校实力还可以而经历不起外面的大风大浪。


当时和我的好朋友之间也出现了隔阂与矛盾,一度陷入情绪低谷,甚至去做了心理辅导。对于情绪调整,我还算比较有斗争经验,最关键的还是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要么拼命给自己堆事情使自己忙起来,要么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比如画画、练书法、做手工等等,心情好起来了,做起事情来也能事半功倍。


夏令营面试经验


四川大学的夏令营开放很早,大概在6月份的时候便可以申请了,然后6月底、7月初就开始面试环节,结果出来也很快,7月2号我们便收到了优秀营员名单,所以在我拿到心仪的四川大学offer后,便没有再去参加其他学校的夏令营和预推免,虽然这样风险挺大的,但我也通过问招生老师、了解去年情况等途径,确保了优秀营员基本上最后都能被录取,并且我的夏令营排名属于中上位置,因此录取属于十拿九稳。只手握一个offer还是有些冒险,学弟学妹们可以多尝试,至少拿到两个offer才算比较稳妥。


也正由于四川大学夏令营开放很早,所以容易和期末考试撞上,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尽早规划好时间,如果真的撞上了,看是否可以申请缓考。幸运的是,大三的后半学期我们的课程比较少,结课考试也结束得早,所以有充足时间来准备面试。


四川大学举办了两个夏令营,一个是“实证法学”夏令营(要求较高,进面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参加的另一个“卓越法律人”夏令营,我也是。


对于第二个夏令营的面试,每个人差不多就十来分钟的时间,首先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根据你自我介绍里提到的以前做过的和专业相关的项目来进行提问,另外还会提问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不过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专业问题上。


因此一定要熟悉自己写在简历里的、自我介绍说出口的每一项经历,并且要对自己的经历当中涉及的专业问题进行整理和拓展延伸,可以把自己的相关经历涉及的专业问题写在一个word文档里面,最好还能够和当下时事热点相结合谈谈看法,提前写进word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陈述的思路。


对于老师的提问风格,比较偏向于“连环扣”,一环扣着一环,自己脱口而出的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是老师下一个提问的素材,所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最好能够抓住每个知识点的本质表述。


川大夏令营面试中我没有碰到英语口语的考察,但同学们也不要轻易忽视英语口语的练习,口语不好的同学可以先设想一些老师的常规提问,然后把自己的答案整理出来进行每日朗诵,这样可以有效积累和熟悉面试可以用到的常用词汇。


总结


我的保研经历可能没有那么丰富多彩,但也算是稳扎稳打。


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尽早清晰自己的目标和定位,是特别想去某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城市,还是一心只想去更好、再好的学校。


这两种方向采取的策略也不同,如果是像我这样特别想去某个学校的,那么就要在机会到来之前尽心尽力为进这所学校做准备;如果只是单纯追求更好的学校,那么可以采取海投的方式,多面试多拿offer,最好提早了解去年的面试时间,在表格上做好时间规划,确定面试顺序。


保研派
保研派
保研派
保研派
分享到QQ
保研派
分享到微信
保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