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指南
1、学会取舍:择校有侧重
2、调整心态:稳住就能赢
3、二轮突击:冲刺预推免
01
学会取舍:择校有方法
今年,陆续有学校选择在线下举办夏令营,这一现象使得保研er们不得不面对复试时间冲突带来的难题。不少同学选择了“海投”,又因自身足够优秀,争取到了很多复试机会。那么,面对足够多的选择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呢?这是很有讲究的,接下来有两个观点和同学们分享。
不同院校的研究方向和复试形式大相径庭,所以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择校意愿和准备情况进行评估。
例如:
■ 是否对该学校的导师足够了解?
■ 是否研读了该院校选用的教材?
■ 是否接受该学校的地域和培养方案?
■ 是否真的对相关研究方向感兴趣?
通过这几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排除掉不少学校了。
另外,对于自己并不非常中意的学校发来的offer,我们不是只有“直接放弃”一条路,因为这些学校同样是不可多得的锻炼平台,在合适的时间参与它们的复试,一是能更客观地对近半年来的复习成果有一个初步定位,给下一阶段的准备提供动力;二是能锻炼自己的心态,毕竟自己平时面对手机摄像头的感觉和直接面对几位老师时接受提问的感觉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建议参加的学校控制在7所之内为宜。
拿到入营资格的同学切记戒骄戒躁,抓大放小的原则,要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自己最想去的学校。一般而言,理工科的同学可以尝试联系导师,但文科同学一般不需要,且不论文理,都是建立在自己目标院校极其确定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避免联系了导师却最终没有前往该导师所在的院校的情况。
线上面试一般在十到二十分钟之内完成,笔试一般不超过两小时。部分学校会有入营介绍,给大家的准备和对学校的了解有一定帮助,虽然看似有些耗时,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建议聆听过程中做好笔记。线下夏令营形式更为丰富,学校之间差异大,相关信息首先应当参考官网中往年的夏令营通知,也可以在【保研派公众号】中获取。
02
调整心态:稳住就能赢
临近夏令营,更要增强信心,要坚信自己长达半年的付出绝不会付之东流。我周围不乏有末流211的同学保研到了TOP院校,有成绩排名不及专业前15%的、有从未参加过比赛得过奖的,也有没有发表过论文也没有主持过校级以上项目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然也不会拿到保研名额呀~),没有项目的同学可能专业基础过硬,没有参赛经历的同学可能英语水平高,成绩排名一般的同学可能面试发挥得好——简而言之,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最终都出现在了985学校的录取名单上。
越是复试在即,大家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竞争对手都有上天入地的本事,从而越琢磨越紧张,但事实上,这种焦虑情绪的根源是将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作对比,却忽略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一事实。俗话说,功不在一时,综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在这一个月里疯狂突击,而是稳住阵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要相信,不是自己不够优秀,只是自己优秀而不自知。
最后,如果大家还是对于自己不够自信的话,建议在这个月里多强化自己的“科研潜力”。
例如:
■ 追踪科研前沿,主攻研究方向重难点,塑造一个更有学术思维的学生形象。
■ 继续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述能力,肚里不仅要有真材实料,也要明白在面试对话中,“表达得好才是真的好”的道理。
03
二轮突击:冲刺预推免
7月末,夏令营已经基本结束,预推免的通知接踵而至,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保研er们将迎来紧张而充实的二轮冲刺。由于夏令营的目的是优中选优,在夏令营就拿到梦校offer的同学其实是少数,9月的预推免才是大部分同学的主要战场,所以从7月到8月,我们依旧要提前安排好学习计划,争取在预推免中取得佳绩。
参加完夏令营后,7月的准备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夏令营的成功或失败经验进行总结——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进行查漏补缺,对临场发挥的能力进行扬长避短。夏令营过后,可以与同届的同学交流心得,为下一阶段的笔试、面试作心理准备。
二是对专业知识展开进一步复习。由于夏令营和预推免风格上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个性优势,后者求稳,更重基础,也相对简单,所以这一点也是尤其重要的,千万不能认为夏令营前已经有所准备就掉以轻心。
推荐内容如下:
(1)再过一遍4-5月复习的基础知识,扩大复习范围(如重要的选修课),巩固记忆;
(2)提升中外文献、专著阅读量,专著精读1-2本即可,展现自身科研素养;
(3)准备针对本科阶段科研项目的展开介绍,关注创新点、难点与个人收获;
(4)保持英语语感,兼顾日常口语与专业术语;。
(5)如有感兴趣的导师,可以研究一下导师研究方向的相关论文。
优营小贴士
■ 在面试中,通过展现对导师、培养方案等情况的深入了解,向老师表明选择该院校的决心与诚意。
■ 不求多,但求精。要先学会剖析自己,抓住1-2个优势重点介绍,展示个性,更利于从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
■ 英语表达能力是TOP院校极其重视的,不论是日常口语对话还是学术表达,都要多加练习,提升单词量,保持语感。
■ 功不在一时,过于追求超常发挥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妨放平心态,大胆展现自己的真实水平即可。
■ 具备“压力面”意识,如果在复试中遇到了难题,切忌不懂装懂,应谦虚有礼,保持学习的心态。
最后,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身体,期待大家在夏令营、预推免中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