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越来越卷,一直在不断“向上兼容”,向上兼容到一定程度,现在竟然开始降维打击了,前有清华7名电气学生前赴后继保去西交,后有复旦学子毅然决然逐梦华政。不禁让人疑惑:是清华不香了?还是复旦不美了? 根据近几年的推免大数据显示,每年都有一批神秘的保研鹅选择保研到比自己本科高校略差的的高校。在未来,我们可预见的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发生。 从北京大学2022届推免情况来看,除北大医学部外,北大本部2022届保研人数约1636人。其中保至北大本校1163人。其余500+人均保至外校。 那么这些同学都去到哪里了呢?难道纷纷去到隔壁清华了吗?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大保至外校的同学中,除了清复交人top5名校外,还有近一半的同学去往其他高校。 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 其中保研至武汉大学的有近30人,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有67人左右,保研至北师大的也有足足12人。 北师虽然实力强劲,但仍不免让人想起撒贝宁那句凡尔赛“北大也还行”啊!怎么就纷纷开始降维打击呢? 无独有偶,中山大学以及武汉大学所接收的推免生质量也好得令人咋舌。中山大学某系的推免生中不仅有来自北大的同学,还有浙大、武大、川大、南开等高等学府的同学。武大法学院在除录取北大同学外,还有来自清华、复旦的同学。 “ 为什么会频频出现这种“下嫁”的现象? 竞争激烈内卷严重 保研竞争愈演愈烈,很多985甚至是211院校已经不再给本校同学兜底。 保研的人数逐年递增,保研鹅为了冲刺更好的院校不停扩充自身软硬件条件,随之而来的是各大院校为了提高生源质量以及学科水平,对保研鹅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而本校边缘生往往会被略差一级院校的极为优秀的保研鹅顶掉。 名校不再是重点考量因素 不得不说虽然很多保研鹅的确拥有名校情结,但是很多本身就是名校的得保研鹅往往会在院校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专业实力、地区、就业等因素。所以清华去西交,北大去武大,看起来也就很好理解了。 跨保降低难度 部分同学吃够了冷门专业的苦,研究生深造准备换个热门专业好就业,在专业情况略逊一筹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选择院校降档。虽然不乏有同学跨保仍旧去到了专业、背景都极好的院校,但对比总体数据而言,大部分跨保同学都不得不“舍弃”一些什么。 未来的保研形势想必会更加严峻,“本校保底”的美梦在未来或许终将破碎。 >>>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有备无患。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筹备,来更好的应对“降维打击”事件。 搜集信息明确定位 好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同学们一定要尽早确定是否保研以及目标院校,针对目标院校以及本校保研资格获取进行针对提升。如果目标院校更青睐英语,就抓紧刷高分,如果目标院校看重专业排名,每年只有前几名才能入营成功,就早早开始提高绩点。 其次文书材料尽早准备,好论文是改出来的,好的文书也是。反复斟酌仔细打磨才能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目标院校初审。 了解清楚保研相关政策,不仅是本校的,目标院校也要了解清楚,千万不要因为政策理解不到位而错失良机。 抓紧提高软硬实力 无论保研竞争如何激烈,终究是“实力为王”。所以抓紧提升软硬实力才是王道。在保研的过程中不仅会考查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更会从英语、科研、文献的多方面进行全面的能力考查。 英语在日后的研究生涯中会经常需要使用,竞赛往往能体现同学的创新性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而科研论文更是同学们科研能力的重要表现方式。 再次提醒大家:四六级成绩没有上限,没有上限!越高越好,越高越好!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实力,针对目标专业进行重点突击。做行之有效的竞赛,做有结果的科研 放平心态平稳应对 很多同学个人能力优秀但应对面试就会不可避免的紧张起来。建议同学们在真正开始面试前进行一些模拟面试,同时提前搜集经验贴,很多学长学姐会详细讲解面试流程,理清面试套路,真的很有用。 不论是更看重名校title,还是专业实力,又或是地域资源,总之没有人不想去更好的院校。 梦想不可等待,现在的每一刻都是未来的“早知道”! 祝所有的保研鹅都能上岸梦校,腊八快乐!
更多信息,请私聊我,进群(微信号:aiyujiejie2017)